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研究基金申請指南
來源:發布時間:2020-01-03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堅持以面向地球系統前沿科學問題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以科學理論和技術的原始創新為引領,利用空間遙感觀測研究地球系統三大循環(能量、水、碳)規律及相互作用和人類活動影響,增強對地球系統及自然與人為變化響應的科學認識,推動空間地球科學的發展,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實驗室布局四個重點研究方向:
(1)遙感機理研究
研究電磁波與地物的相互作用機理,建立復雜地表全波段遙感機理模型和模擬系統,為遙感定量反演、新型傳感器研發和構建遙感與地球系統科學的橋梁提供科學理論支撐。
(2)遙感定量反演前沿理論方法研究
研究影響地球系統的陸表、大氣、海洋參量高精度定量反演的理論、技術與方法;通過多源遙感觀測協同反演,構建全波段多源遙感數據綜合反演平臺,形成地球系統關鍵要素的全球遙感監測能力。
(3)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研究
開展地球系統輻射與能量平衡、水循環、碳循環以及人類活動影響的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形成全球變化遙感綜合監測能力;研究基于遙感觀測的地球系統各過程模型的參數優化和同化理論技術體系,促進遙感在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應用。
(4)新型遙感技術研究
研究新型遙感探測機理與方法,研制新型遙感實驗裝備與傳感器,為發展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驅動的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測提供前沿技術支撐。
二、本年度開放研究基金重點支持方向
1. 遙感輻射傳輸機理與定量反演前沿理論方法研究
2. 遙感與地球系統科學交叉研究
3. 新型遙感前沿技術研究
三、開放研究基金申請條件與方法
1. 國內外從事遙感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均可提出申請,申請人需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技術職稱,必須至少與一位我室研究人員合作申請。申請的課題需符合開放研究基金指南中的課題設置,符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實驗室主頁下載 http://www.zzcxj.com/node/1408)。
2. 申請者須填寫《遙感科學開放研究基金課題申請書》(實驗室主頁下載http://www.zzcxj.com/node/199),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加蓋所在單位公章。
3. 申請者將課題申請書一式兩份于2020年02月29日之前寄(送)實驗室辦公室(以郵戳為準),同時將申請書電子版(word版本)發送至 niwj@aircas.ac.cn。實驗室將組織專家對申請書進行函評,最終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實驗室主任會議審定。
郵寄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20號北中科院遙感地球所C座221,郵編:100101。收件人:倪文儉,聯系電話:13811980420,010-64807818。
4. 課題申請得到批準后,申請者應與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簽訂合同,按合同計劃進行工作,接受實驗室的檢查和監督。
5. 研究所獲得的研究成果由實驗室和申請者及其所在單位共享,論文發表或其他成果署研究人員姓名,同時冠以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名稱,并標注開放課題項目編號(第一資助)。署名和標注須符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
所有開放課題要求受資助者至少發表1篇高水平研究論文。
6. 課題研究周期為2年,資助經費強度一般不超過10萬元。開放課題經費不外撥,經費使用須符合依托單位的財務管理規定和財政部、科技部印發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管理辦法》。
7. 優先資助下列項目:
?。?)能夠來實驗室訪問并與實驗室人員建立實質性合作關系的項目;
?。?)遙感正向機理模型類,能夠提交模型并集成到重點室模型機理平臺的項目;
?。?)反演算法類,能夠提交反演算法和對應測試數據集的項目;
?。?)地球系統科學區域應用分析或實驗觀測類,能夠提交數據產品的項目。
8. 來訪人員可按實驗室科技人員同等待遇使用本室儀器設備和工作條件。研究期內的成果或論文發表需標注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注意事項
1.不得重復照搬已獲資助的項目申請書,一經查實,取消申請資格。
2.已獲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但尚未結題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申請。
- 附件下載
-